信息来源: 中建科工 信息提供日期:2020-03-02 浏览:559
按照“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不备”的原则,1月28日,深圳决定建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(下称“深圳应急医院”),项目位于龙岗区,占地面积6.8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5.9万平方米,可提供1000张床位(含ICU16床)。
中建科工作为EPC总承包单位,快速响应政府决策,克服施工资源组织困难、疫情集中爆发、多专业交叉作业、场地狭窄、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等困难,采用前沿的设计理念、先进的建造技术和强大的智慧系统,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,在20天的极限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。
人文布局有“医”有“院”
医护功能区域和庭院景观有机结合,形成安全、人文的,有“医”有“院”的诊疗环境。院区周边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绿植,庭院内部空间铺装草坪地被,局部点缀景观乔木,院内绿意盎然,氛围温馨和谐。各功能区外围点植乔木以相互隔离,设备周边点缀灌木以美化环境。
规划设计科学合理
考虑场地情况、主导风向等因素,严格功能区域规划。在总体规划上从南往北,“由洁到污”,确保洁污合理分区;在动态交通流线设计上,明确医患分流、洁污分流,实现运行安全高效。院区仅设置一个主出入口,与东侧市第三人民医院主出入口相连,同时设置车辆冲洗消毒设施,确保污染源不进入城市。病房层数按双层设计,布局紧凑、经济,最大限度利用土地,床均占地面积仅68平方米。
3BIM技术提质增效
通过BIM技术提供信息载体,运用数据管理平台进行全专业协同工作,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控功能。设计启动即开展基于BIM的虚拟建造工作。设计、建模、验证同步开展,为设计排查及审核提供三维可视化成果,通过碰撞分析辅助方案比选、优化及决策。
建立3D模型对箱体的拼装和安装进行工艺模拟,测算资源需求量,为施工组织及采购提供精准支撑。在施工阶段,对护理单元和医疗单元进行细部模拟,通过云模型实时查询总效果图和各专业的布置效果图,实现多专业现场可视化精准施工。
复杂地形土方速算
利用无人机航拍采集具有GPS信息的4200余张现场照片,通过建立三维实景模型快速测算土方挖填量;根据土方量平衡原则,精准测算出最优的地坪设计高度。大幅减少现场土方挖填量及转运量,有效节约项目工期及成本。
智能制造争分夺秒
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战役”,钢构件采用中建科工智能制造生产线进行全速生产。3500多件型材主件由全自动钻锯锁生产线钻孔及锯切,加工精度达到±0.5mm;15000多件零件板由下料中心4台全自动等离子切割机快速批量下出,并经机器人自动分拣、AGV自动物流配送至主车间装配。装配完成后构件由机器人进行全自动快速焊接,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构件质量。
“搭积木”式模块拼装
隔离病房及配套用房充分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,2560个6米×3米×2.9米的标准化钢结构模块化箱体通过“搭积木”方式组拼,实现快速建造和调试。
钢结构模块化箱体制作周期短、现场安装快速、运输方便、组合灵活,项目仅用20天即完成传统结构模式医院2年建设工期的工作量。通过严格的制造及安装工艺,保证箱体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和气密性,满足传染病医院清洁区及污染区的压力等级需求。
双层病房精准安装
针对双层病房的特点,项目进行了系列技术创新,解决了二层病房无障碍通道设置、上下层结构精准吊装定位及连接固定、穿层管道密封处理等技术难题,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双层装配式应急医院建设方案。
作战指挥云端管控
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获取全方位、无死角的现场高清图像,并实时传输至项目“作战室”,构建可视化的作战管控平台,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精准的决策服务。同时进行现场安全巡查、项目检测、过程验收、影像存留等服务。
智慧医院可“视”可“听”
设置5G在线远程医疗、医护对讲、高清视频监控、远程探视等系统,为医院装上 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。远程在线医疗系统利用5G网络进行数字、图像、语音的无延时综合传输,集成全球优质医疗资源。医护对讲系统减少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的次数,实现了视频查房功能。
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智能视频行为分析算法,实现行为的精准识别。远程探视系统可直观地实现远程沟通,减少探视者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风险。
污水消毒智能环保
污水处理采用强化物化法+三级消毒工艺,集成超磁分离系统和陶瓷膜超滤系统等先进设备。污水消毒系统设置在线余氯检测仪,自动调节含氯消毒剂的投加量。同时,设置出水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在线监测系统联网,确保出水达标,满足传染病医院的设计要求。
如期完工的深圳应急医院项目
见证了中建科工的央企责任与担当
凝结了广大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
体现了强大的科技力量
彰显了新时代的“深圳速度”
为深圳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强有力保障!
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!
内容来源:党建工作部、华南大区